印花税有哪些认知误区?印花税是一种古老的税种,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制作和收取的凭证征收的税收。其税负较轻,但由于人们对印花税有很多误解,在实践中,一些纳税人往往违反相关规定,未能按时足额纳税。检查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风险,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边肖一起看看。
【/s2/】误区一:汇总支付是指直接汇总金额,乘以税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1988年国务院令第11号)
印花税税率和项目清单:
5.税目:房产租赁合同
税率:贴花按租赁金额的千分之一。税额不足一元的,贴花一元。
企业采用汇总支付后,大量小企业积累,无形中忽略了需要支付一美元的业务。所以,汇总缴纳不仅仅是汇总金额,乘以税率。
误区二:只有签订书面合同时才需要贴花?
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使用互联网签订合同。因此,电子合同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那么电子合同不需要贴花吗?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62号),
一、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署的各种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
因此,签署书面合同不仅需要贴花。
误解3:金额不确定的合同不需要贴花?
很多建安企业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具体金额,只能确定完工结算后的成本,无法计算印花税。那么,是否没有必要在没有确定金额的情况下贴花合同呢?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国税发〔1988〕25号),4 .如果有些技术合同、租赁合同在签订时无法计算,怎么脱?
有些合同在签订时无法确定应纳税额,如技术转让合同中的转让收入,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或按期限分成利润;物业租赁合同只规定了月(日)租标准,没有租赁期限。对于这类合同,可以在签订时按五元的固定费率套用贴花,然后根据结算时的实际金额进行计税,以补贴印刷。
所以金额不确定的合同也要盖章。
误解4:如果合同没有如期履行,你需要贴花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1988年国务院令第11号)
第七条应税凭证应当在公布或者接收时加盖印章。
【/s2/】误区五:多付的印花税能退或抵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税字〔1988〕255号)第二十四条,多贴邮票者,不得申请退税或抵扣。
此外,修改后加盖印花证书的金额增加的,增加的部分应补贴印花税。
神话6:一份合同只需要一朵花?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1〕155号),3。易货贸易签订的合同应该如何征税和脱钙?
在商品购销中,以货换货所签订的合同,是体现购销双重经济行为的合同。在这方面,贴花应根据合同规定的购买和销售总额征税。合同未约定数额的,按照合同所列购销数量和国家报价或者市场价格计算应纳税额。
纳税人在缴纳印花税时,应区分合同中反映的经济行为的频率和性质,以确定贴花的频率和金额,保证印花税的足额缴纳。不能简单地认为“一个合同只需要粘贴一次”。
误区七:只要全额购买印花税票,纳税义务就履行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88年第11号)
第五条印花税由纳税人按照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加盖印花税。
第六条完税凭证应当加盖印花,纳税人应当在每张印花税票的接缝处加盖并注销或者注销印花税票。
贴好的邮票不得重复使用。
因此,纳税义务不仅是通过购买全额印花税来履行的,而且是通过粘贴、盖章或在接缝处涂掉来履行的。
在税务局稽查过程中,印花税稽查几乎是技术含量最少的,但恰恰是在这个技术含量最少的领域,企业最容易被忽视和出错。因此,我们必须熟悉印花税的有关规定,不要因为它是一种小税种而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