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率表1:适用于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注:
1。本表所列的含税和不含税区间均根据税法规定从相关费用中扣除。收入金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税率表2:适用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
注:
1。本表所列的含税和不含税范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从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中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所得;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18年10月1日后,起征点为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为: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际工资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2。新税法主要修改了四个方面:
1。工资收入扣除标准提高到5000元。
2.调整工资所得税税率结构,从9级提高到7级,取消15%和40%两个税率,并将最低一个税率从5%降低到3%。
3.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的税率。生产经营收入税率表一级由5000元调整为人民币,其他等级相应调整。
4.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比现行政策延长8天,进一步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的纳税申报。
三。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所得;劳动报酬所得;薪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偶然收入;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