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电(记者沈文敏)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近日推出多项融合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人民币融资、医药供应链追溯、辅助海关智慧监管、融合第三方贸易服务等应用成果,上海电子口岸区块链联盟同时成立。
区块链是指分散、分布式的台账共享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上海口岸检验部门的监管水平,还可以提高国际贸易各方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水平。
据上海市商务委(市口岸办)副主任申卫华介绍,目前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兼具“监管 服务”十大功能板块,53项地方应用,对接22个部门,覆盖监管全流程及国际贸易主要环节。融资方面,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新增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依托单一窗口平台大数据优势,采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贸易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这一核心问题,降低金融机构融资风险,压缩进出口企业融资成本。医药供应链方面,上海国际医药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揭牌成立,这是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针对单一垂直行业进行深度服务的首个平台。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分布式账本、数据防篡改和信息可追溯,为进口医疗器械和药品等行业上下游企业提供从源头到消费的“端到端”“可视化”供应链信息服务。
以区块链科技为基础的保税展示交易会智能化监管和服务得到拓展。目前,保税展示业务在通关和保税监管过程中存在重复输入和数据验证等问题。上海海关、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市商务委共同推进技术创新,构建基于区块链的“6365”保税展览智能监管服务体系。该系统利用区块链分布式核算、共享台账、不可更改、多方核查的优势和技术特点,不仅减少了企业重复报送数据,提高了运营效率,而且通过上下游交叉核查,提高了数据准确性和业务真实性,实现了对海关保税展示的“无意义”监管。同时,还引进了税务、银行、保险、物流等相关机构,为参加“6 365”保税展览的进口贸易商提供更可靠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