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召开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沈长宇在会上表示,2018年,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稳步推进。实施《2018年深化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启动2035年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制定,完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十年评估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规划》十三五期间中期评估,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局重建,实现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集中统一管理。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6个月,年累计专利费减免58.6亿元。建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院,不断优化审判资源配置。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经过审议,专利法修正案草案明确确立了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进著作权法修改,启动商标法修改。修订了《专利代理条例》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制定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计划。行政执法不断加强,办理专利行政执法案件7.7万件;查处商标侵权案件3.1万件。查获盗版产品377万件,删除侵权链接185万条。
第三,知识产权创造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严厉打击异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抢注囤积行为。中国(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160.2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5.5万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6594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世界第17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0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第四,知识产权使用效率明显提高。专利和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到1224亿元,同比增长12.3%。入选中国专利金奖40项,设计金奖20项,版权金奖20项。累计批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8179家,相关产值超过1万亿元。2016年至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特许权使用费出口总额115.1亿美元,提前实现“十三五”专项规划目标。
第五,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成功举办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层会议。为促进《北京视听表演条约》早日生效,2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了该条约。中国的有效发明专利已在柬埔寨正式注册,专利审查结果在老挝直接得到认可。(来源:国务院新闻办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