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金税三期的上线,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了税务稽查的一项利器。随着金税三期的推出,大数据分析成为税务稽查的利器。
那么,税务审计查谁呢?谁查的?什么时候检查?怎么查?怎么处理?如何避免?快乐君会一一为大家介绍。
检查谁?
至于税务检查,我大部分朋友肯定关注,税务检查会找我吗?你想检查我吗?其实税务稽查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行政执法行为,不是想查谁就查谁。税务检查有严格的法定程序,税务检查对象一般有四个来源。
1.被抽查
税务稽查对企业的抽查之一是采取双随机(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抽取稽查人员)抽查方式。
也就是说,无论企业税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都有可能被抽中。
第二,被举报
我们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对应企业被审计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很多案例来自“举报”,也有人举报。
第三,被分析
黄金系统对企业涉税数据的分析,会得出企业经营异常的判断。这类企业也会被纳入税务稽查的“数据库”,但相对独立的数据库,“异常企业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中,你被审计的概率很高。
第四,关联
也就是说,在业务链条上,被审计的合伙企业存在问题,被其他行政机关转移,以其他形式指派,与税务审计有关。
谁查的?
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税务检查应该由税务局的人员进行。其实税务稽查也需要稽查人员。
1.什么样的人员可以进行税务检查?
税务稽查人员都需要有《税务稽查证》,在稽查过程中都需要出示。
2.谁来进行税务检查?
如前所述,采用双随机检查,即税务检查人员也遵循随机规则,随机选择人员进行税务检查。
注:检查人员与被检查对象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被检查对象也有权要求其回避。
(一)审查员与被调查方有密切关系;
(二)检查人员与被检查对象有利害关系的;
(三)检查人员与被检查对象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
什么时候检查?
税务检查一般在每年的5月至12月进行。一般当出现金三制认定的问题,或上报或关联时,都会接受税务稽查的逐户检查。
怎么查?
根据《税收征管法》,税务稽查被赋予审计权、现场检查权、提供信息义务权、查询权、核实权、检查存款账户权、税收保全措施权、税收强制措施权等执法权。
检查时,税务部门检查人员通常两人一组,将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出示给被检查对象。检查人员将通过现场检查、询问、查阅账簿资料、提取原始证据、研究空白色发票、查阅原始发票、检查电子信息系统、检查存款账户和储蓄存款等方式进行检查。应该指出的是:
1.税务检查会涉及企业重要的财务、税务信息和资料,企业需要提供检查年度的相关财务、税务信息,如账簿、凭证、合同等。
2.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推进,现在大部分企业都使用电子财务软件进行记账,企业财务人员往往心存疑虑。企业的总账和明细账采用信息化记账后还需要打印出来吗?根据相关规定,除一些特殊情况外,企业仍需要输出和装订纸质账簿和凭证。稽查人员还将采集、复制企业电子涉税业务财务数据。
3.如果企业涉税问题重大且跨年度的,稽查人员还会读取相关年度的涉税信息。
怎么处理?
1、会计人员要认真配合检查人员,按要求提供账簿、凭证、报表等资料,这些资料检查人员会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归还。
2.如果企业遇到税务审计,不要侥幸逃脱。必须严肃处理。针对检查人员的疑惑,认真梳理公司业务,回答问题。
3.对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不要隐瞒,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如果对政策的理解有疑问,可以积极与检查人员沟通,不遗漏也不多交钱。
如何避免?
积极开展税务审计报告,通过税务审计报告调整不适当的会计处理,正确申报企业所得税。摸清偷税漏税情况,积极纳税。
接受税务审计的企业90%的问题都是税务问题。事实上,企业的许多税务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做好税务审计报告,避免企业利益因税务问题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