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评论李成钢
为全面总结2018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新政策、新做法、新成效,系统阐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思路,更好地回答社会关切,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编写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首次公开发布。白皮书全面总结梳理了2018年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成效,全面总结了2018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新政策、新做法、新成效,分析了当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思路。
小微企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动能的重要来源,在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创业和就业、激发创新活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影响和阻碍小微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金融和财政政策上做出了覆盖面广、措施多、政策倾向性强的决策。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出金融政策、财税优惠政策、产业配套政策的“组合拳”,激活活力,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但从现实来看,虽然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调发展小额信贷的重要性,金融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小微企业的整体重要性与个人弱势地位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政策设计预期和政策实施效果并不完全令人满意。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税负重、产业基础支撑等问题依然突出。
到2018年底,我国小微企业总数约为7300万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90%。中小企业在增加国家税收、促进人民就业和提高国民收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金融政策和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对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小微企业的金融资源可用性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足。因此,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有效供给势在必行。一是大型金融机构业务正在下沉,加快了大型银行在微观金融服务方面的政策力释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担更多责任。二是进一步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构建有针对性的小额金融服务体系,增加小微企业个性化融资供给。三是进一步落实银监会《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对小额信贷考核的要求,明确小额信贷业务考核指标体系,有效缩小小微企业融资供给刚性缺口。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升级阶段。要增强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供给是稀缺的,这就要求有限的政策资源在效率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合理配置。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组合拳”应更加注重扶持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效益和发展潜力。通过降低金融机构的综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