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很重视开源节流,但往往很少重视成本分析,没有针对性的节流,或者不知道怎么分析,我拔出匕首,我白白同行四路。对一个企业来说,好的财务分析就相当于对企业的诊断,通过成本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以备不时之需。
一个金融朋友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通过对水费的分析,发现水费比平时高得多,生产波动不大。后来,他告诉后勤部门,让他们检查水管。正如他所料,这是由某处的小漏水引起的。结果这个朋友为公司省了钱,做出了贡献,得到了老板的赏识!
每个财务人员都会被老板要求提供一份费用分析报告。
如何呈现一份完美的费用分析报告,是每一个财务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让我们带你一步一步来获得这个技能!
避免用胡子眉毛抓
一个企业的主要分析对象如下:
1。人工成本分析
人是企业产生效益的主要资源,用人成本也是企业关心的问题。主要侧重于劳动效率的分析,如何提高劳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2.主成本分析
主成本是企业经营的主要成本,是分析的重点。主要侧重于成本利润率的分析,如何降低成本利润率;
3.专项费用
本年新增的专项费用,如本期发起的项目、本期开展的活动、本期新产品研发费用等。专项费用的分析主要侧重于“投入产出”的分析,企业更注重投资带来的收益或投资对于新费用的回报;
4.其他波动较大的费用分析
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所有事后的结果都是分析出来的,分析原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现根本问题,总结反思已经发生的事情,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点一定是事前。成本分析的目的必须是更好地为企业决策服务。
用财务数据说话
首先,整体分析。整体分析是判断数据走势。主要方法有:
一、单个数据的同期比,预算比,或者几年数据的趋势分析;
二是成本效益指标的同期比和预算比;
单个数据的对比分析让我们对费用的整体情况有了一个把握,但是是增加还是减少,每一次数据波动都是一个问题。有了这个问题和指标分析,就可以判断出重点分析对象。
然后开始指标分析
(1)成本率
无论异常出现在哪个方向,都必须分析主营业务成本和人工成本。如有异常,会带问题分析。如果没有异常,就会以“能不能好一点”的心态来分析。所以整体指标分析只是分析趋势,让我们知道问题点,用问题做详细分析。
(2)劳动指标
劳动效率指标一般包括人均收入贡献、人均利润贡献、人均工资、人均元工资收入等。
(3)其他成本指标
材料使用效率指标: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单位产品物料消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单位面积能源消耗、日均能耗)、材料损耗率等
物资使用效率指标:
固定资产周转率、单位宣传费用收入、人均办公用品、单位面积维护费等。
成本效率指数的计算帮助我们判断成本趋势,找到问题点,在详细分析阶段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期间费用的分析:
各企业期间费用基本相同,期间费用的主要分析方法为
1。销售费用
评价销售业绩,主要采用“投入产出”分析,如活动费用、广告费、销售提成等,以及所支付的费用是否产生目标收益。
2.管理费用
评估管理效率,主要对流动性大的费用进行详细分析
3.财务费用
评估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对pos手续费、汇兑损益、利息费用等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公司业务的特殊性。
4.劳动分析
评估劳动效率。各期费用中涉及的人工成本单独作为分析对象,需要人事部门的专业数据分析。
准备一份完美的费用分析报告
1.抛出分析的结论,吸引被报告者的眼球
对于分析报告,用户往往先关注分析结论,把握分析结论,才会引起报告用户的注意。
2.用数据对结论加以支持
任何财务分析都是在准确数据的支持下完成的。只有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分析的结论才能令人信服。
3.提出建议对策
好的财务分析是为企业服务的,没有解决方案的分析就是没有分析,所以财务分析最实际的部分就是从专业的角度对分析出来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免费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