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不愿意开专票,只开普票?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
2021-11-17 09:01:21
在日常工作中,一个已经成立公司的老板,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求企业开一张特价票就跟死一样。 如果要开特价票,就得加钱。 这是为什么?对于企业来说,很多行为不是为了增加收入,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面对国家支持的税收优惠政策,物尽其用是每个企业都在做的事情。 但有些企业不愿意开特价票,只开普通票,这与此有关。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占用免税额度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号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月销售总额不超过10万元(一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不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应税销售适用免税规定的,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也就是说,开具专用发票时不能享受免税,所以上述免增值税政策只适用于开具普通增值税发票时。 此外,小规模纳税人需要享受销售免税。如果增加新的收入,必须开具专用发票。这种收入不仅不享受免税,还会超出免税标准增加销售额,占用免税额度。 因为,“销售金额”无论开普通票还是特价票,或者没有开具发票,都视为销售金额:当期销售金额=开票收入(自开自付)+开票收入+税务检查调整收入。 为了大家更好理解,我们举个例子:A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按季度申报增值税。 2021年过去的第二季度,商品销售总收入27万元,其中自开普通发票15万元,自开专票12万元。 那么,这家公司第二季度需要缴纳多少增值税呢?很多人看着27万元却没有达到30万元,可能会认为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但现实情况是,无论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代开还是自开,都需要缴纳增值税和附加发票。 因此,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开具增值税发票不仅需要缴纳增值税,还需要占用自己的免税额度。你能打开它们吗?与上述情况类似,高明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增值税免征政策在此不讨论。 所以,在这里,你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加钱。 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票证需要放弃免税权?我们讲了小规模纳税人不愿意开特别票的情况,那普通纳税人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21年第8号公告,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生活服务、为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快递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根据相关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能开具增值税销售免税专票,不能为部分业务(同一纳税项目)开具免税专票,也不能为部分业务开具专用发票。 再举个例子:B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事公共交通服务,公司月收入800万元。对于月收入800万元的,都可以选择免税,也可以选择开具不免税的专用发票。 不允许赚800万元,其中400万元会选择开具不免税的专用发票,400万元会开具免税的普通发票。 也就是说,如果提供免税服务,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免税。 案例中的B公司要给客户开具专用发票,只能选择放弃免税政策。 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21〕36号文件附件1第四十八条规定,纳税人对应税行为适用免税、减税规定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免缴或者减缴增值税。 放弃免税、减税后,36个月内不得申请免税、减税。 最初,它提供免税服务。为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乙公司遭受了巨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你,你愿意开一张特价票吗?协商价格,实现双赢。有的卖家企业只愿意开普通发票,却拒绝开特价票。事实上,他们是被迫这样做的。 但对于购买方(属于一般纳税人),只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抵扣进项税。 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呢?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双方协商确定价格,发行普通票享受免税,同时降低销售价格,达到双赢的目的。 有鉴于此,我们用一个例子形象地展示出来:例:小规模纳税人A满足季度销售额30万元免税条件。 向一般纳税人乙销售商品,每件103元。 先来分析一下A、B公司的具体情况,比如开普通票和开专用票:开专用发票的一个案例:A收入在100元,交税在3元;b购买成本100元,可抵扣进项税。如果3元把A和B作为一个整体,整体利润为0,则当期支付A的增值税,但当期B的可抵扣进项税不发挥作用,占用B企业的资金,开具普通发票。案例:A享受免税,收入103元;B的购买成本为103元,A和B视为一个整体,整体利润为0。在不缴纳增值税的情况下权衡利弊后,双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满足:开具普通发票,售价降至101元,a享受免税,收入101元;B的采购成本为101元,A和B视为一个整体,整体利润为0,不缴纳增值税。 与发行专票B相比,虽然抵扣进项税较少,但也减少了资金占用,对双方都更有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