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情况下,股东拥有的公司股权是可以转让的,但不同公司转让股东股权的方式可能不同。众所周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方式和限制是不同的。那么股权转让有什么限制呢?边肖将与你分享这个答案。
一、股权转让的方式及限制
1.内部转股:是股东依法相互转让出资的内部行为。可以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通过变更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出资证明书而发生法律效力。一旦股东之间出现纠纷,可以作为参考。
2.向第三人转让股份:股东向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出资,属于向公司外部转让的行为。除按上述规定变更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及有关文件外,还需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关于向第三人转让股份,公司法的规定比较明确: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份。
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当将股权转让的情况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并征得其同意。其他股东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转让的股份;不买,视为同意转让。在同等条件下,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法律对股权转让有哪些限制?
就有限责任公司而言,股权转让可分为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内部转让完全免费,外部转让需要其他股东半数同意,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此外,由于《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四款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有特别规定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2.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经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3.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4.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股份总数的25%。
5.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离任后六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