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初创期,你应该了解哪些财税知识?
2021-11-13 09:20:08
作为企业主,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节约成本,还有商业和税收安全。 需要了解哪些财税知识,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风险?1.初始注册资本认购金额过大。有些企业家认为注册资本越大,公司越强大。 但认缴的资本是企业的责任范围,过高的注册资本不利于后续的资本化发展。 对于在深圳注册公司没有地址的初创企业,一旦经营不善导致倒闭破产,也会影响债务的偿还金额。 建议创业初期可以适当减少注册资本,参照同行业同规模的认缴金额,后期公司规模扩大后仍可量力而行进行增资。 2.小规模企业还是一般纳税人?税法规定的“小规模”与企业规模小、人员少是不一样的。 是年销售额低于规定标准,会计核算不完善,不能按规定报送相关纳税资料的纳税人。 根据规定,企业即使销售额不符合规定标准,只要具备健全的会计核算条件和固定的经营场所,就可以通过申请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 当年应纳税销售额低于500万时,是否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最重要的是看你的输入票。 如果进项票较多,可以抵扣税额;公司的业务发展平台是否需要一般纳税人资质(比如进入天猫需要一般纳税人资质)等等。 3.开办企业还应加强发票管理,避免虚开发票、扣票等高风险行为。 现在,随着金税三期、开票系统升级、发票税号增加等一系列税收改革的实施,税务局对发票的查控力度越来越大。 一经查处,不仅会没收违法所得、追缴税款、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4.经常项目长期亏损,尤其是家族企业,很多财务人员习惯了股东贷款长期亏损。如果公司缺乏资金,就会通过其他应付账款向股东借款。 带来的风险: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当期支付很容易被视为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长期亏损的自然人股东的“其他应收款”被视为企业对自然人股东的分红,涉及20%的个人所得税。 对于“其他应付款”,股东也可以就核定的利息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5.不重视税收优惠政策的初创企业往往对税法不熟悉,不了解一些适用于自己行业和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重视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对大众创业的扶持政策,导致税负增加。 作为企业家,我们应该对新的税收政策保持敏感,善加利用,为企业节税,减轻税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