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究竟需要多少个专利?
2021-10-22 09:07:55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的关键是什么?申报企业都知道专利是重中之重。 至于高新技术企业申请需要多少专利,众说纷纭。 总结起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一项发明专利或五项实用新型;第二,15-18项专利。这两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谁对谁错?接下来,我会和大家一起分析解释。 类型一: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只需一项发明专利或五项实用新型。 这种说法有明确的依据。 即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标准和主观量化评价指标中的相关规定。 也就是在我们常说的评分体系中,总分是100分,其中知识产权部分是30分。 知识产权部分的得分由知识产权的类型、数量、先进性、与主要产品的关联性、知识产权的获取方式等几个方面组成。 其中,知识产权数量上的量化标准为1项发明专利或5项实用新型专利,可获得知识产权数量满分(8分)。 这是高层审计体系中对知识产权数量最明确的量化要求。 以此为评判标准,可以得出高报只需一项发明专利或五项实用新型。 二是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15-18项专利是不完整的。 完整的报表应以企业成立年份为准。成立3年以上的企业需要拥有15-18项专利,而3年内成立的企业拥有的专利数应为企业成立自然年的年数*5。 也就是说,企业成立2年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需要拥有不少于10项专利,企业成立1年,需要拥有不少于5项专利。 这种说法从何而来?这种说法其实来源于对高申报政策文件的深入解读和全面权衡。 高新技术企业评价主观量化考核指标中,总分100,知识产权30,科技成果转化30,R&D组织管理水平20,成长性指标20。 除了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也是30分,这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的详细评分标准如下:5项及以上年度成果转化25-30分,4项及以上年度成果转化19-24分,3项及以上年度成果转化13-18分,2项及以上年度成果转化7-12分,1项及以上年度成果转化1-6分,0项及以上年度成果转化0分。 什么是科技成果转化?其实这是一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分段过程来表达:企业开展科研项目——科研项目获得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用于生产产品——新产品质量的提高带动销量的增加。 以上流程其实是高层审核的核心,不仅与量化评分有关。 更多的是关于R&D费用的审计和高科技产品销售收入的审计,后面会讲到。 首先,与专利有一种隐性关系,即科研成果。 所谓的科研成果有两种证明方式:1。用一句话概括科研工作后获得的技术要点,即所谓的技术诀窍;2.证明知识产权(专利和软件作品在申请知识产权时自然包含技术要点)。两者的区别在于,专利证书是科研成果在技术指标和认可度方面的最好证明,其根源是鲜红的。 技术诀窍虽然包含技术要点,但含义很简单。虽然是技术点,但还没有达到专利申请的水平。 目前,在我国相对宽松的专利审查制度下,如果连实用新型专利都申请不到,其技术含量和认可度可想而知。 评委们自然知道这一点。 因此,没有专利证书的科技成果更容易被拒绝。 为了提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可度,用专利证书代替所谓的技术诀窍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部分更为有利。 一般来说,企业前三年的材料都是经过审核的。 由此计算,科技成果转化不少于5项,即15-18项专利,相对保额。 因此,如果我们深入研究知识产权得分的细节,就会发现专利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就越大。 根据企业所属领域,不必盲目追求发明专利,尤其是配方的发明专利,其技术含量可能不会高于实用新型,只是因为配方和方法只能申请发明专利。 以上是从科技成果方面考虑专利数量。 此外,还从其他方面讨论了专利数量的隐形要求:1 .回到知识产权的评分部分:知识产权的评分由类型、数量、先进性、与主要产品的关联性、获取方式等几个方面组成。 具体标准为:知识产权的种类和数量(8分):发明专利称为一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称为二类知识产权。 一项或多项一类知识产权得7-8分,五项或多项二类知识产权得5-6分,二类知识产权得3-4分,二类知识产权得1-2分,0项知识产权得0分。 可见无论多少实用新型,在这方面都拿不到满分。 技术先进水平(8分):先进7-8分,较高5-6分,一般3-4分,较低1-2分,无先进0分。 在该标准中,发明专利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也有一些技术性很强的专利,因为自身的技术特点只能申请实用新型。 所以不能绝对认为发明专利一定要更先进。 相反,在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先进程度高的专利概率更大。 相关性(8分):即知识产权在产品中的作用。 强相关性得分7-8,强相关性得分5-6,一般相关性得分3-4,弱相关性得分1-2,无相关性得分0。 这里,发明专利不具备优势。 相反,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越多,其与主要产品的关联性就越大。 知识产权获得(6分):自主研发:3-6分,接受或获得:1-3分。 与知识产权的种类和数量无关。 因此,如果我们深入研究知识产权得分的细节,就会发现专利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且一定要盲目追求发明专利。 尤其是配方的发明专利,技术含量不一定比实用新型高,只是因为配方、方法和方法只能申请发明专利。 2.R&D费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合理的R&D费用比例越高,通过率越高。 R&D费用的收取在于R&D本身,而专利作为R&D的成就是R&D工作最有力的证明。 R&D结果越多,就越容易认出对应的R&D,R&D费用越高,就越容易收取R&D费用。 如果一个企业三年内只生产了五项实用新型专利,如果它的R&D项目成本太高,那就太假了。 对于一个年销售额5000万的中型企业,其R&D费用至少要达到250万。 平均拥有5项实用新型专利。 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费用高达50多万。 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要么申请材料是假的,要么研发管理体系有问题。 根据15项专利,产生一项专利所需的研发费用为17万。 这是比较正常的。 3.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在高新技术企业审计中,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应达到60%以上。 也就是说,企业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高科技产品。 但高新技术产品不一定要取得高新技术产品证书,但必须有专利、检测报告等相应文件。 因此,专利越多,覆盖的产品范围就越广,能够纳入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产品也就越多。 对于产品数量少的企业来说,几乎可以实现高科技产品100%的收益,一个产品可以对应多个专利,非常有利于高科技产品的评价。 但是有些企业的产品种类很多,因此附上拥有大量专利的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专利数量太少,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就达不到标准,即使强行征收也不会得到认可。 假设企业拥有10种产品,销售收入相对平均,但对应的专利只有6项,那么在公司专利对应1项产品的1个深圳注册时,勉强符合要求。如果1个产品对应2个专利,或者1个专利技术含量低,其对应的产品不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会有高科技产品销售收入不达标的情况。 如果一个企业拥有18项专利,每个产品平均可以对应1.8项专利。 即使几个专利对应一个产品,或者存在个别专利技术含量不达标的情况。 对结果不会有太大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企业只需申报一项发明专利或五项实用新型专利,这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规定的肤浅解读。 看似为企业省钱,其实是让企业冒失败的风险。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专利申请的费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审核费、检验费、查新费等费用也很高。 如果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因知识产权而失败,将导致审核、检查、查新费用的浪费,以及全体员工辛勤劳动的浪费。 要求企业提供15-18项专利,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条例进行深入解读和全面权衡的结果。 看似企业付出的费用更多,实际上为企业成功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可靠有力的保障,让审计、查新、检测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工作更加轻松顺畅,让企业员工的辛勤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 幸福财税拥有10年的财税服务经验,拥有专业的财税团队。 从公司注册、深圳启动补助、财税记账、商标注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商变更、公司注销等。,我们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财税服务,解决他们的烦恼。 做财税行业的服务标准制定者,让世界财税无忧,让创业更轻松!
我们的优势
上门服务

支持POS机刷卡

最快1小时上门交接资料

专业服务

具有10年以上财务工作经验

严格按照新三板财务标准做账

价格透明

拒绝隐形消费

价格全称透明合理

支付随心

支付宝扫码支付、POS机刷卡

微信扫码支付、现金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