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多所“清华幼儿园”被清华大学起诉商标侵权,引起关注。清华大学表示,幼儿园名称“清华”与其校名相似,容易造成混淆。幼儿园代理说“清华”这个名字和清华大学没有关系。
南方记者从中国商标网查询系统了解到,使用“清华大学”作为商标搜索的申请人,可以找到444条记录,最早的申请记录开始于2015年。在如此“大规模”的商标申请下,清华大学近年来多次提起商标权保护诉讼,被告来自教育、培训、科技、文化等行业。
除了通过司法途径直接维权外,一些高校还通过公开声明的方式宣示维权决心,为商标注册做好了布局。
清华幼儿园的名字和清华大学没有关系
5月8日,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清华大学诉清华幼儿园、石城县等商标侵权纠纷案。石城县清华幼儿园在庭审中表示,“清华”一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中国使用广泛。清华大学诉他侵权“其实是霸道,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南方记者从庭审直播中了解到,清华大学代理人指出,“清华”在清华大学的注册商标和校名注册较早且知名,已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石城县清华幼儿园注册使用了“清华”的名称,类似于清华大学的知名商标和学校名称“清华”,容易造成混乱,扰乱市场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据此,清华大学向法院提起上诉,责令石城县清华幼儿园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共计50万元。
庭审中,清华大学的律师表示,由于被告自1998年8月至今长期经营,并未停止侵权,属于恶意侵权,在周边同类别单位中规模和影响力较大,招生规模也较大。
在庭审答辩中,石城县清华幼儿园指出,“清华”一词存在于东晋,含义极其丰富。“清华”一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中国被广泛使用。
“清华幼儿园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普通幼儿园。未从事营利性商业活动。怎么能扰乱市场秩序?原告没有证据证明石城县居民认为清华幼儿园与千里之外的清华大学有任何联系。另外,石城清华幼儿园成立于1998年8月,早于清华大学的清华注册商标(日期),享有清华一词的优先使用权。”被告的代理人在庭审中表示,清华大学关于扰乱市场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说法没有证据支持。与此同时,“清华”一词在中国被广泛使用。比如江西婺源县有一个“清华镇”,江西石城县有一个“清华大道”。
清华大学维权人士多元化,拥有数百份商标申请记录
这次在清华维权的官司,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算是案件。南方记者发现,在清华大学近年多次提起的商标诉讼中,被告来自教育培训领域,以及科技、文化、保健品公司。
以2019年4月公布的一审判决为例,惠益达(北京)国际翻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益达公司)被控在其经营的“清华北大辅导中心”网站显著位置使用“清华”字样,并被清华大学索赔100万元。惠益达公司表示,网站上使用“清华”是描述性和指示性的,而不是商标。
经审理,法院认为惠益达公司经营的“清华北大辅导中心”网站定位为辅导信息中介平台,明显构成了与教育培训服务类似的服务。惠益达公司在其网站上很多地方突出“清华”,让人误以为网站与清华大学有关。最终法院认定惠益达公司侵犯了清华大学享有的商标权。综合考虑教育培训涉及的商标知名度较高,以及涉案网站多年来积累的相当可观的师资资源,法院判决惠益达公司赔偿清华大学经济损失30万元。
此外,2014年,清华大学起诉佛山鞠扬新能源有限公司商标侵权,原因是该公司生产的热水器有“清华王牌”和“清华企业”字样或标识。2017年5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佛山鞠扬新能源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清华大学商标权,赔偿50万元。
除上述案件涉及的“清华”商标外,南方记者从中国商标网查询系统了解到,以“清华大学”为商标检索申请人,可以找到444条记录。最早的申请记录开始于2015年,大部分商标都含有“清华”二字。以“清华校园”为例,清华大学已经申请了30多个类别的商标。清华的英文名“清华”也有30多个不同类别的商标申请记录。
“大学享有姓名权,特别是知名大学不必申请商标维权,但可以以侵犯姓名权或不正当竞争为由维权。高校可以主动维权,形成司法威慑。”广东正平天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高全龙告诉南方记者,如果被告使用的商标与大学同名,且都属于教育领域,侵权风险可能更大。
【/s2/】发表声明称该缩写被欺诈使用,针对该未注册商标的诉讼未获法院支持【/s2/】
其他大学:
除了直接提起维权诉讼,高校以声明的方式公开谴责涉嫌侵权的行为也很常见。
“最近,我校发现沛县国家科技转移中心、广州国家科技教育发展咨询有限公司、中能国家科技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我校许可,擅自使用‘国家科技大学’一词作为企业名称,其经营范围涉及与我校及其附属企业相关的科技、教育领域,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2018年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官网发表声明称,“国立科技大学”的简称和商标被冒用。声明指出,“国立科技大学”字样不仅是该大学的简称,也是该大学的注册商标。南方记者从中国商标网查询系统了解到,自2012年起,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始以“国立科技大学”字样申请商标并获准注册,申请类别超过20个,共有135个商标申请记录。
此外,一些高校会以相关商标提起诉讼。2016年,上海科技大学以“沪江”为上海科技大学前身名称及其未注册驰名商标为由,向法院起诉沪江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江教育”)。
据上海科技大学介绍,沪江教育的法定代表人是其校友,知道沪江的由来和原告,但仍利用沪江在教育领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办沪江网校,并自2006年起申请注册沪江等67个相关商标,被控不正当竞争。
沪江教育表示,“沪江”并没有与上海理工大学建立唯一的对应关系,也没有证据表明“沪江”在上海理工大学长期使用后形成了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同时,沪江教育使用“沪江”标识是基于其注册商标的合法、正当使用。
法院认为,“沪江”虽与上海科技大学有一定渊源,但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沪江”商标已成为原告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因此,法院不支持上海科技大学要求被告停止使用“沪江”和含有“沪江”字样的商标的申请。
【/s2/】商标申请是一种主动防御措施,对“站在名牌旁边”的行为要进行监控
建议:
近年来,商标抢注现象越来越严重。北京超越律师事务所商标专业主任兼律师杨静安认为,高校申请将校名和简称注册为商标是防范商标抢注的重要手段。这种主动防卫登记方式相比于被蹲后的个案维权方式,更简单、更经济、更有效。
“商标专用权的含义不外乎其使用和保护。商标的生命在于使用,一般主张商标注册应以使用为目的。这些高校大量的防御性注册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但保护本身就是注册商标除了使用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同时,高校的名称和缩写也可以作为商业名称,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保护。但这种保护有一定的证明要求和难度。相比之下,直接注册为商标后,按照商标法维权更为可行。”杨静安说。
2019年1月,清华大学起诉凤凰FM网站推广的课程侵犯“清华”商标。清华大学表示,手机凤凰网“凤凰FM”网站推广的“每天七分钟,听清华MBA的内容课程”突出了“清华”的商标标识,三被告在课程中使用“清华”二字,容易引起相关公众的混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六条的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作为被告之一,课程主讲人辩称自己是2015年清华大学MBA毕业生,“每天听七分钟清华的MBA商科课”属于描述性陈述,不属于商标使用,不构成侵权。该案没有在法庭上宣判。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分类。就培训机构使用院校缩写而言,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商业标识混乱,即培训机构擅自使用高校名称或简称作为其培训机构的名称、商号或商标,造成混乱;另一种可能涉及误导性的宣传行为,比如虚构与大学之间存在授权或合作,或者使用一些模棱两可的宣传用语,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杨静安建议高校首先主动做好防御注册保护,在当前域名抢注频繁的环境下,防御注册仍然是最直接有效的保护手段。对于“近名牌”的使用行为,可以选择典型侵权行为,提起民事诉讼,主张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形成一些维权的成功案例。二是监督他人“傍名牌”的商标注册行为,并通过异议或无效宣告程序及时予以制止。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以上就是关于多企业涉清华商标维权诉讼,含保健品公司!律师称高校应主动防御相关内容,商标交易您应该多多了解知协网,知协网是专注于商标领域的智能搜索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的 商标注册申请 、 商标注册查询 、 商标出售转让 、等 商标交易 买卖服务。一直以来,知协平台商标申请量稳居全国前十,走在浙江前列。能够取得骄人傲绩,最大的优势在于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开创行业先河。32.cn知协更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顾问团队,为您简化商标注册流程,节省商标注册费用,助力企业成功获得商标。买商标,先查询,交易商标就上知协网!电话:1889695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