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标数量的稳步增长,商标注册的难度一直在增加,很多商家在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后可能会倒闭。所以在商标注册之前,有必要了解商标注册的注意事项和风险。
简而言之,商标注册:过程中主要存在四种风险
1.客观盲区风险
商标注册的各种申请文件递交到国家商标局后,会有2-3个月的时间找不到商标注册,无法检索到这段盲区内的商标信息和动态。如果企业在此期间申请的商标与盲期在先商标相同或近似,就会存在客观风险。
2.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无法检索。
我国《商标法》第13条规定,我国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给予特殊保护。注册商标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与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局不予注册,禁止使用。因此,当驰名商标未注册时,无法通过商标局的数据库查到,会对商标查询造成一定的障碍。而且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直接享有跨类别保护。比如某游戏行业的驰名商标,只在核心类别9注册,但因为是驰名商标,其他申请人不能在其他类别注册类似或相同的商标。但是搜索的时候不可能知道哪些商标是驰名的,所以会有不可避免的风险。
3.他人的在先权利不能收回。
我国《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是指商标注册申请人申请商标注册前他人已经取得的权利,如外观设计专利权、著作权、企业名称权、个人名称权等。因为商标权容易与这些权利发生冲突,所以《商标法》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比如乔丹体育的商标纠纷。
4.他人提出商标异议的风险。
有时,即使申请人的商标注册申请已经商标局初步审定并公告,任何人(出于商业目的或其他原因)都可以在3个月的法定公告期内提出异议,阻止申请人的商标注册。比如著名的“茅台”商标申请异议案。
商标注册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对于申请人来说也需要很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将商标注册的所有事宜交给知识产权等专门机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专门团队的帮助下,可以规避一些问题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