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可以小到什么程度?未来济南高新区的答案是:一桌。
无需租用写字楼或商住楼。在高新区合格的创意空间里,制造商们有望实现他们的梦想,用一张桌子注册一家公司。当时在几十平米的房间里,可能会出现很多公司挤在一起办公的热闹场面。
济南高新区是全省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013年,这儿有1万余户市场主体,目前已增至近2.5万户,这个数字还在以日均30户的速度增长。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将在全市率先探索放宽众创空间内科技创业企业的注册条件,允许“席位注册”, 进一步降低科技创业企业注册门槛。
3月14日,高新区市场监督局在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中创空间举行仪式,为济南康贝净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科技企业颁发了首批“席位登记”营业执照.这是高新区在加快实施“三证合一、一码一证”、“首证后一证”、“一址多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探索,将进一步降低科技创业企业的注册门槛。
探索“座位登记”促进创意空间建设
作为全市“工商、质监、食药三合一”基层机构改革试点,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自2013年12月起运行。两年多来的改革实践显示,“1+1+1>3”效能提高的效果得以实现。这也为高新区正在实施的“大部制”改革进行了先行先试的成功探索。
自去年以来,随着新公司法降低企业设立门槛的推进,国家简化商业登记手续,高新区创建“三大园区”(审批项目最少,服务效率最高,服务成本最低)的推进,一系列改革红利使高新区成为决策者最向往的地方。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高新区市场主体总数已达1846家,相当于每天新增30家左右。
杰森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优化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高新区市场监督局将继续深化商业体制改革。在加快实施“一证一照一码”、“先证后证”、“一址多照”的基础上,探索放宽全市科技创业企业注册条件,允许“席位注册”,进一步降低科技创业企业注册门槛。
据报道,“座位登记”不同于“一个地址多张照片”。“一个地址多张照片”是指可以在同一个地方注册多个市场主体,申请多个营业执照。也就是说一个门牌号可以注册不同的企业,甚至一个楼层可以注册多个企业。“座位登记”的登记条件比“一个地址多张照片”更宽松。一间办公室可以被多个“隔间”隔开,最小的“隔间”可能是一张桌子。只要符合相关条件,企业可以通过编号注册。
杰森介绍,高新区有很多创意空间,聚集了很多小微科技企业。探索实施“席位登记”是符合国家“大众创业创新”要求的,也体现了鼓励高新区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政策取向。据了解,这项政策目前正在研究中,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实施。“今年,我们力争新增5000多家市场主体,增长20%,注册资本1380亿元。”
智能监管平台有望实现“公众评议”
实施“席位注册”后,高新区的市场主体将进一步“井喷”。如何有效监管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从而保障民生?
“全局一共就80多名执法人员,面对2.5万家市场主体,靠人海战术行不通。”张杰告诉记者,他们的办法是借助大数据的力量,依靠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精准服务、精准执法。
据了解,系统平台整合了工商、食品药品监管、质监等原有业务,形成了横跨三大业务领域的市场监管综合移动平台,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我们根据食品、药品和特殊设备三个类别总结了10种格式。无论是谁,在哪里查,点击平台,按照程序“四步走”。高新区市场监督局工作人员李在武介绍,有了这个平台,综合监管从“363”变成了“121”,效率翻倍。“363”是指以前对某一市场主体进行监管时,要求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三个部门至少6人进行3次检查;“121”意味着一个市场监管部门只需要派两个人去一次。
张杰表示,目前市场监管局正在推进智慧监管平台3.0建设。“平台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注册、抵押登记等服务企业的模块,未来还将加入投诉举报、大众参与等内容,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管。”届时,市民可以通过该平台对市场主体尤其是涉及食品药品等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企业进行评价、举报和投诉,执法人员可根据数据监控进行执法活动,有效避免类似“天价鱼”、“天价虾”等事件发生。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高新区市场监督局正在研究在各大园区实施“代理”模式,让企业在不出园区的情况下,享受工商注册、认证许可、商标广告、品牌创建、标准化等全方位的指导服务。将进一步引入第三方服务组织,更好地支持生命科学城、医药研发平台、齐鲁医药产业园等产业园的快速发展。(大众网记者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