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开公司,名字不再预批网上查申报
东莞作为全省八个地级试点城市之一,自7月20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实施后,申请人可以通过网络自主查询申报企业名称,系统“二次反馈”,企业“零等待”,实现“我的名字就是我的主人”。
自推进商业体制改革以来,东莞先后推出了“居住申报否定列表制度”、“全程电子网上审批中心”等一系列创新措施,为该试点项目的自主名称申报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改革是继2012年我市率先取消全省个体工商户名称前置审批后,又一项推进名称登记的重大改革举措。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共受理预审批业务16万余项,平均每个工作日受理业务近1200项。根据每个业务窗口,操作员需要运行两次。改革后,每天往返人数将减少2300多人。
/热点解释/
该名称能否使用系统“第二反馈”
自我申报,首先让投资创业者不“查”就选名字。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分局副局长邹杰告诉记者,在给企业命名时,申请人首先要查询该名称是否被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过去,由于广东省企业名称数据库没有完全开放,信息提供不全面。这就导致了创业者查询的时候认为是可用的名字,批准的时候却很难通过,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更名申报。
根据最近发布的《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服务实施办法》,企业登记机关将向社会开放企业名称数据库,制定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规则,建立企业名称禁限用词词库。
邹杰说,新系统不仅打开了一个完整的名称数据库,还可以按行政区域、店铺名称、行业特点等进行查询。“更重要的是,查询结束后,系统会自动显示并告诉你名字是否可用,或者出了什么问题,哪些词不能用等。整个过程只需几秒钟,结果准确可靠。”
另外,过去很多名字都是通过工商登记窗口提交的。目前,东莞已经开始实施电子注册的全过程。这个申报也明确了可以实现网上查询申报,企业不再需要多次来回奔波跑腿。“过去跑两三次很正常。现在坐在电脑前就能轻松搞定。”邹杰说。
自我声明并不意味着“故意声明”
一般来说,企业名称的申报有自己的规则。本次独立申报后,还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申报规则。换句话说,自我声明并不意味着“故意声明”,也不意味着登记机关不需要批准。
据悉,企业名称违反上述《实施办法》规定的禁止规则、公序良俗和诚实信用原则的,不予注册。企业登记机关根据申请人的请求,依法处理企业名称争议。企业登记机关应当依法处理被认为不适当的企业名称,维护企业名称登记秩序。
另外,自主申请企业名称应当遵循自愿申报、自主选择、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欺骗、误导公众或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企业成立后,应当依法使用其名称,对其名称的使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在网上签署《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使用信用承诺书》。
邹杰说,尽管有新的制度,但企业在申请时应该认识到规则,注意技能。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市场主体保持快速增长,其中
不申请独立申报的企业有两类:一是依法应由国家市场管理局核准的企业名称;二、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企业名称。此外,个体工商户、企业分支机构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名称,目前还不能通过上述制度独立申报。
通过什么系统?
东莞企业通过“东莞全程电子工商登记系统”点击“名称自行申报模块”后,可自动登录省级“自行申报系统”,按照指引进行企业名称自行申报。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改革细节,可以登录东莞宏盾信息网,或者到当地工商分局的登记大厅窗口咨询,也可以关注一下东莞工商的微信申报有什么规定?
具体来说,有三类:一般规则,例如应使用符合国家规范的汉字,企业名称中应标明行业或业务特点;禁用规则,例如,与注册公司名称不同;以及限制规则,比如企业名称中间使用“中国”、“中国”、“全国”、“全国”、“国际”等字样的,应当作为行业限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