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知情权(癌症否认期接受期)
2021-06-21 20:04:51

不要以爱为名剥夺癌症患者的知情权

今天患者家属要求向患者隐瞒病情。我问要藏多少。告诉病人是良性疾病,还是告诉他虽然是恶性,但处于早期,可以治愈?

隐瞒患者病情是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家庭成员出于爱和关心,选择向患者隐瞒部分或全部病情。有一次,患者家属利用Photoshop对肿瘤标志物的抽血结果做了虚假的CT报告和报告,让患者认为肿瘤在缩小。无论是隐瞒还是欺骗,其实都剥夺了患者的知情权。很多时候,家属认为患者没有相应的心理能力去面对事实,或者家属认为患者遭受了身体上的疾病和痛苦,不希望他们受到上帝的折磨。

我认为我们有必要了解癌症患者对晚期癌症的心理认知过程。

1.否认期。诊断之初,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现实,强烈否认,觉得诊断有误,要求复查。

2.愤怒期。当多次检查后重复同样的诊断时,患者可能会有惊恐、愤怒、悲伤、烦躁、哭闹等不满情绪,可能会问我为什么有肿瘤而不是别人。

3.协议期限。此时患者心脏相对稳定,心理上已经接受肿瘤的事实会主动了解治疗信息。这个阶段也是病人治疗依从性最好的阶段。

4.抑郁。因为肿瘤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疾病控制不佳,肿瘤进展,患者可能会抑郁,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5.验收期。经过反复的内心挣扎,患者的情绪会越来越平和,能够接受肿瘤的最终结局。

并不是每个患者对癌症的认知都遵循上述过程,因人而异,疾病对治疗的敏感性也不同。但是,总的来说,肿瘤患者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我们遇到过一些主动咨询医生多久的病人,他们的余生都有自己的安排。

家属欺骗患者会有什么后果?

1. 剥夺治疗的机会。曾经有一个朋友的父亲在当地综合性医院检查发现得了食管癌,我建议他过来我们医院诊治,那位朋友说肿瘤医院是专科医院,带我爸爸去那里就等于告诉他得了肿瘤,他会接受不了的。最后他们选择在家里吃中药。这种情况算是比较极端的,但目前仍有很多家属为了隐瞒病情而让患者错过治疗的时机。

2.让患者猜忌,加重心理负担。曾经有一个患者单独过来看门诊,他告诉我说他是偷偷出来的,他觉得自己可能已经很晚期了所以家里人才不告诉他病情,他越想越紧张,总是睡不着,但是又不敢问家人,他也知道家人是为他好。而事实上患者只是II期肠癌,术后打辅助化疗,完全是有根治的机会的。家人的过度保护反而让患者猜疑。现如今信息如此发达,患者有各种途径可以了解到疾病的预后和治疗的进展。

3.无法安排剩下的时间。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权利安排自己生命的最后时间,我身边很多朋友和我说,如果我的生命只剩半年,我就不治疗了,我要去环游世界,不枉此生。可是假如真的得了肿瘤,似乎决定权就不在你身上了,你要顾及爱你的家人的感受,为他们接受治疗。出于爱,他们不会告诉你你只剩下半年了。当初看《非诚勿扰II》孙红雷在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开追悼会的剧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和亲友好好的体面的告别,何尝不是一件无憾的事?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到底应该诚实还是欺骗,并不是绝对的对与错。首先,这取决于肿瘤的阶段;第二,要看家属对患者心理承受能力的判断;此外,这还取决于病人自己的意愿。我们反复强调,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都是不治之症,很多肿瘤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治愈的。所以,对于那些过早,心理承受能力强,或者有强烈的了解真相欲望的人,我觉得不应该以爱的名义剥夺他们了解自己病情的权利。如果你认为病人心脏衰弱,无法承受肿瘤的事实,那么适当的隐瞒是有保护作用的,对病人来说有希望总比绝望好。

本文作者:邱妙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医生,联合医生集团顾问医生,

我们的优势
上门服务

支持POS机刷卡

最快1小时上门交接资料

专业服务

具有10年以上财务工作经验

严格按照新三板财务标准做账

价格透明

拒绝隐形消费

价格全称透明合理

支付随心

支付宝扫码支付、POS机刷卡

微信扫码支付、现金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