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京市地税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丁锦宁——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之我见_税务新闻_开心投资
2020-07-01 09:23:42

   国家税务总局在年初制定的2016年税收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深化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改革,要在打造“数据采集、风险分析、推送应对、反馈考核”风险闭环管理流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北京市地税局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中也提出建立新的大企业税收管理体制等6个方面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加强大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是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

  进一步建立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体系。目前对于税务机关如何强化大企业的税收监管尚未提出统一、规范的操作指引,特别是对于大企业风险管理的对象确立、涉税信息的收集比对和税务审计等重要环节缺乏具体的执行办法,这使得基层税务机关执法存在一定的执法风险。

  鉴于此,北京市地税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在实践工作中,对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反馈提高等环节进行了有机衔接,制定了开发区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流程。该流程由操作流程、分税种风险特征库、内控调查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操作流程以风险为导向,按照信息收集、风险自查、税务审计和反馈提高的工作闭环来实施。风险特征库分为风险领域、具体税收风险描述、税政政策依据三个方面。目前,该局整合总结出了8个税种237个风险特征。内控调查是指通过制定内控测试和问卷,对企业的税务风险内控体系状况进行评价,采取相应措施。从上述做法中,笔者得到以下启示:进一步完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流程,一方面,完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明确税务机关和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建立面向大企业的税收风险特征库,逐步建立完善适合于大企业的分行业、分税种、分涉税事项和分集团的税收风险特征库。同时,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建立风险识别模型,提高税务工作风险识别的工作效率。

  加快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大企业财务核算复杂,普遍聘请国际知名事务所做税收顾问,企业内部也会配备专业素养较高的税务人才来应对企业的税收风险。从税务机关的角度来看,应对力量就比较单薄,管理模式也相对落后,急需探索出一套针对大企业特点的征管模式,以区别于现行针对中小企业的普遍管理方式。

  在这方面,开发区分局打破了内部职能部门的设置界限,组建了专业化团队式税收风险管理模式,形成了机构集中整合、业务统筹归口、人才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一方面,选拔征收管理、税政管理和日常检查等专业型人才,汇集业务骨干,充实到风险管理团队中去,根据人员特点及专长进行团队作业;另一方面,对于重大的风险事项,通过业务归口集体审议的方式进行推进。今后,还可考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具有一定实力的税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确定案头审计风险点。

  构建大企业的大数据分析利用机制。目前,税务机关对于外部第三方数据的获取没有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做支撑,对于内部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有效共享。大企业机构复杂,分散在不同主管税务机关,这些不同级别的税务机关之间也无法实现针对大企业集团的整体数据共享。

  今后,应建立税务机关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实现内部信息共享。依托税源保障体系,利用第三方提供的信息提高风险识别水平。通过信息化手段,在互联网中广泛搜索大企业相关信息,提高信息采集的广度和实效性。

(文章来源:中华财会网)


我们的优势
上门服务

支持POS机刷卡

最快1小时上门交接资料

专业服务

具有10年以上财务工作经验

严格按照新三板财务标准做账

价格透明

拒绝隐形消费

价格全称透明合理

支付随心

支付宝扫码支付、POS机刷卡

微信扫码支付、现金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