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个人所得税20种算法汇总-深圳财税公司
2021-10-21 09:02:15
1居民工资薪金所得(一)有住所的居民正常工资薪金所得,是指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其他与就业或者就业有关的收入。 公式为:预提税=(累计预提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累计减免税-累计预提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扣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无住所的个人在中国居住满183天的年度。连续六年以下(含非居民个人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 [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薪金总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境外工作日÷当月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公历日)]-扣除费用后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非居民个人速算扣除。累计183天年度已连续六年(含非居民个人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国内外工资薪金总额-扣除费用后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在过去六年的任何一年中,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居住时间少于183天或每次离开中国超过30天。 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境外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重新计算连续居住的年限。 2居民年度一次性奖金收入已取得年度一次性奖金的居民,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年度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年度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所得的金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月度折算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计算。 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居民个人可以获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收入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已获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居民个人,纳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居民个人劳动报酬所得(一)劳动报酬所得——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佣金收入,属于劳动报酬所得。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减去20%的费用后的余额即为收入额。扣除展览费用和附加税费后,所得金额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保险推销员和证券经纪人的展览费用按收入的25%计算。 (二)劳务报酬所得——一般劳务和其他劳务报酬所得,以各项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基础;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成本按8000元计算;收入每超过4000元,成本按20%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预提税=预提应纳税所得额×预提率-速算扣除4。居民个人报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等形式发表而取得的收入。 收入扣除费用后的余额作为收入额,收入额减少70%。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按20%扣除费用。 计算公式为:预提税额=预提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5。居民个人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为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按20%扣除费用。 计算公式为:预扣税额=预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6非居民纳税人工资薪金所得(1)非高级管理人员应纳税额:1)在中国境内居住不超过90日的非居民个人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当月支付的工资薪金总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工作日)。工资所属工作期间公历天数)-扣除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2)在中国境内居住90天以上不满183天的非居民个人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国内外工资薪金总额×(当月工资所属工作期间国内工作日÷当月工资所属工作期间公历天数)-扣除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2)高级管理人员应纳税额:1)高级管理人员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90日的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当月支付的工资÷当月支付的境内外工资总额)-扣除费用后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2)高级管理人员在中国境内居住满90日以上不满183日的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境内外工资。工资总额× [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薪金总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 ×(当月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的境外工作日÷当月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的公历日)]-扣除费用后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注:非居民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的扣缴方法不变,符合居民个人条件的,通知扣缴义务人。 7 .非居民人员在一个月内领取几个月奖金。非居民个人在一个月内获得几个月的奖金。当月收入单独计算,不与当月其他工资薪金合并计算。税款按6个月计算,不扣除费用。在一个公历年度内,这种计税方法只允许对每个非居民个人适用一次。 公式为:应纳税额= [(数月奖金收入÷6)×税率-速算扣除额] × 68非居民个人一个月内取得的非居民个人股权激励收入,当月收入单独计算,不与当月其他工资薪金合并计算,按6个月计税(一个公历年度的股权激励收入应合并计算),不扣除费用。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本公历年度股权激励收入总额)÷6)×税率-速算扣除额]×6-本公历年度股权激励收入应纳税额9。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为每项所得扣除20%费用后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按个人所得税税率表3计算。 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各项所得× (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额,其中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额按综合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按月折算。非居民个人取得的报酬所得,为各项所得减除费用后的余额所得,减按70%计算为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3计算应纳税额。 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每笔收入× (1-20%) × 7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额,其中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额按综合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按月折算。 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每笔收入× (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额,其中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额按综合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按月折算。12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等补贴)在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以内。超过3倍的金额不得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一次性补偿收入-当地社会工资×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13个人股权激励收入。居民个人获得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等股权激励(以下简称股权激励)。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2005〕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2009〕5号)规定,2021年12月31日前, 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广税收试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通知》(财税〔2021〕116号)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21〕101号)第四条第(一)项规定的相关条件。 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股票期权的应纳税所得额=(行权股票每股市场价格-员工为获得该股票期权支付的每股行权价格)×股票数量;股票增值权应纳税所得额=(行权日股价-授权日股价)×行权股数;限售股的应纳税所得额=(股票登记日的市场价格+该批股票发行日的市场价格)。禁售股票数量-激励对象实际支付的资金总额×(本批次禁售股票数量÷激励对象获得的限制性股票总数) 14年内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个人领取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不计入综合所得,而是全额。 按月征收的,适用月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季度领取的,每月计入平均分配,按照适用于每月领取金额的月税率表计算税额;根据年度征收情况,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年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15。提前退休是一次性补贴。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提前退休手续与法定退休年龄之间的实际年限平均分摊,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综合所得税率表应当单独适用于计算纳税额。 公式如下:应纳税额= {[(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后的实际年限)-费用扣除标准]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额} ×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后的实际年限1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收入须缴纳20%的比例税率。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税率(20%)17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房地产、机器设备、车辆等财产取得的收入。 租金收入按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费用扣除8000元;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20%的比例税率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如下:(1)每笔收入不超过4000元:应纳税额=[每笔(月)收入-允许扣除费用800元] × 20% (2)每笔(月)收入超过4000元:应纳税额=每笔(月)收入× (1-20%) × 20% 18财产。 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从财产转让所得中一次性扣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19意外收入是指个人中奖、中奖、中奖等意外收入。 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每次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每次取得的收入金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20。限售股转让收入按20%的比例税率征收。 纳税按照限制性股票转让所得扣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计算。 限售股原值是指限售股买入时的买入价格以及按照规定支付的相关费用。 合理税费是指限制性股票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交易相关的税费,如印花税、佣金、转让费等。 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限制性股票转让收入-限制性股票原值-合理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深圳市财税公司需要公司登记、工商变更、代理记账服务。您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深圳幸福财税”查看我们的官网信息,或者拨打服务热线。 深圳市辛凯财税有限公司拥有多年工商行业经验,专业为中小企业提供工商注册、深圳公司注册、公司变更、公司注销、代理记账、一般纳税人申请等工商财税代理服务。欢迎致电和联系:
我们的优势
上门服务

支持POS机刷卡

最快1小时上门交接资料

专业服务

具有10年以上财务工作经验

严格按照新三板财务标准做账

价格透明

拒绝隐形消费

价格全称透明合理

支付随心

支付宝扫码支付、POS机刷卡

微信扫码支付、现金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