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的大部分业务都会涉及出口退税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国际惯例”,而不是“优惠政策”。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如何计算?怎么做账?以上问题将在本文中详细解答。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的增值税,按照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计算。计算时必须掌握以下公式:
退税额=不含增值税的外贸采购额×退税率。
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1.购买商品时(凭特价票):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应付账款。
2.出口货物收入按离岸价计算:
借:应收账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注:出口免征销项税,不含销项税。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信用:库存商品。
4.出口货物收退税存在税率差异,需要转入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出口退税的撤回:
借方: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接收出口退税:
借:银行存款。
信用:应收出口退税。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详细流程。
什么是出口退税?
1.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在中国境内申报出口的货物,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的退(免)税。出口退税一般包括三种方式:免税、免税、免税。免税就是不交税,不需要计算,退税需要计算和理解。
2.出口退税的目的是将出口货物整体税负归零,有效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
3.出口退税体现了公平税负、零税率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