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上海财经大学发布《上海营改增5年试点成效分析报告》_税务新闻_开心投资
2020-06-19 09:44:03

开心投资是一家专业办理公司注册、代理记账的财务咨询公司,为广大开心投资用户搜集全国有关税务、工商、会计、商标等事件、新闻、政策。具体内容如下:


  上海作为全国首个开展营改增试点的城市,自2012年1月1日至今已逾5年。近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胡怡建教授团队历时半年时间,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全面分析评估了上海营改增5年实施情况及成效,形成了《上海营改增5年试点成效分析报告》,详细解读企业减税这本“小账单”,细算营改增对于改革激发新活力、涵养新税源、助力上海转型升级的“经济大账”。


营改增先行先试上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我国经济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将增值税制度引入服务领域,消除服务业内部以及服务业与工商业之间重复征税弊端,不仅是完善我国税制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迫切需要。从2012年营改增在上海先行试点,到2016年营改增试点全面实施,上海对我国营改增起到了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和积极推动作用。


数说减负效应上海营改增5年减税近2000亿

   营改增消除了重复征税,形成了完整的税收抵扣链条,改革效果主要体现在全行业实现减负、减税额增加、减负率提高和税负率降低等指标。自2012年实施营改增试点以来,上海营改增5年累计减税总额达1967.3亿元,并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说明随着营改增向纵深发展,减税效果逐步得以体现,总体减负成效显著。


宏观‍视角审视营改增 当好经济发展促进派

   营改增在带动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增长的同时,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成为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在有效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避免了重复征税,减轻了行业税收负担,消除了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制度性障碍,对于上海加快服务业发展,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上海2012年实施营改增试点后,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1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占比由0.7%降为0.4%;第二产业占比由41.3降为29.1%;第三产业占比由58%提高至70.5%,并逐年上升。


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营改增后企业外购设备和不动产增值税允许抵扣,对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商业不动产购置产生较大激励效应。营改增不仅降低了税负,更拉长了产业链,推动主辅分离发展,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并对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具有积极推进作用。特别是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简易征税,有利于减轻小规模企业税负。

附:上海营改增5年试点成效分析报告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

中讯财务摘录自国家税务总局






   


我们的优势
上门服务

支持POS机刷卡

最快1小时上门交接资料

专业服务

具有10年以上财务工作经验

严格按照新三板财务标准做账

价格透明

拒绝隐形消费

价格全称透明合理

支付随心

支付宝扫码支付、POS机刷卡

微信扫码支付、现金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