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是怎么判断?企业又该怎么避免被查?
2021-11-17 09:00:45
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健全,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然而,在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税务机关检查偷税漏税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如果企业在日常经营中还想用一些方法少缴税,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稽查风险。 那么,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税务局如何判断企业纳税是否有异常?哪些企业容易被审计?如何防止企业被审计?让我们来看看。 税务局如何判断企业纳税是否异常?1.“看”企业收入如果你的企业少报了销售收入或者隐瞒了一部分销售收入。 那么金税三期可以通过你的成本费用对比你的利润是否为负,或者对比你开具的发票、收到的货款金额、销售的货物,或者通过大数据进一步查询与你交易的下游企业的相关账簿数据,找出异常。 2.“查看”企业的成本。如果你的企业长期采购原材料或商品,会暂时入库;企业以较低价格采购原材料或者商品的,不索要发票;如果企业有预提费用,就不会有费用发票。 那么金税三期会比较每笔支出的金额,对应的商品或服务,对应的发票,三者要一一对应。如果有一项缺失,将被判定为异常。 三“查”企业库存一般来说,企业都会有库存,包括原材料库存和成品或半成品库存。 此外,库存通常在相对稳定的指数附近周期性波动。 金税三期大数据会先判断库存是一直处于下降还是下降状态,进一步形成电子底账对比你的库存,最后判断异常。 4.“监督”企业的银行账户。如果你的企业销售一批商品,货款已经进入银行账户,但是收到的货款还没有入账;如果你的企业取得了一些虚开的发票,但是账户中的资金没有减少或者减少的金额不匹配。 过去,只要书籍调整得好,就很难识别这些情况。现在,对于包括以下情况在内的上述情况,金税三期系统会分析识别异常:企业当期新增应收账款占收入的80%以上,且应收账款长期为负;本期新增应付账款为收入的80%以上;预收账款减少但未计入收入,且占销售收入的20%以上;本期其他新增应收款占销售收入的80%以上。 5.“计算”企业应纳税额如果企业增值税与企业毛利不匹配,企业期末存货与留抵税额不匹配;企业缴纳的附加税,与增值税的不一致性等。,都可以通过大数据识别异常。 其实,只要企业坐正,如实、准确、合法经营,开具、取得发票、做账,按时、按规申报,即使金税三期查出所谓异常,也不用担心。毕竟只是检测异常的第一步,会有专门的人员具体核实,所以判断你申报的数据是假的不会那么草率,不用太担心。 哪些企业容易被审计?1“虚拟开票”金三使用强大的大数据。在纳税人税号下,进项发票与销项发票的行业关联、同一法人关联、同一地址关联、数量关联、比例关联均在其“控制”之下,虚拟开票检验指标为100%。 2“增值税偷税漏税”通过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的上下游交易完全由税务局监控。商品单价是多少?什么是对外销售?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所有的扣链都会受到影响?如果资金流、货流、发票流不一致,需要分钟比较。你敢逃增值税吗?3“存货账户是否一致”国家税务总局16年来一直在推进商品和服务的税收分类编码,终于在去年将其提上了最重要的议事日程。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升级进销存软件!商品代码已添加到开票软件中。如果加上公司代码,大数据的速度和准确性会超出你的想象,它会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库存状况。一个企业一旦发生,库存状况就会有它的“眼睛”。 4“个税社保”国税地税合并,社保划转税务局后,你申报的员工收入与为员工购买的社保收入对比后,是否要按照最低社保基数购买?连买都不买?这些都行不通!所以,你向外界申报的每一项数据,比如向统计局、税务局、社保局、公积金中心申报的数据,请务必谨慎,因为每一项数据都不再是单独的,它们之间可能会相互印证,从而成为核查审计你的突破口!“严收”“严罚”的时代即将到来。 5“企业所得税偷税漏税”通过多个部门实时共享涉税信息,税务局对企业日常经营情况了如指掌。 通过对比当地平均预警税率,可以知道你的企业应该产生多少利润,企业所得税变得透明,“少收多支”的时代可以告一段落。 如何防止企业被审计01?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发票的风险,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如果遇到发票不合格的情况,最好是退货。现在,发票开具完善后,会传到税务系统。企业只要发布与自身经营项目不一致或根本不存在的业务,随时可能被税务警告。 02拒绝申报违规,不符合条件不要故意零申报。 合理使用会计方法。企业的管理费用不应该随意计入企业的制造费用,这样会增加企业的制造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 合理运用会计规则计算企业管理费用可以扣除,但不能扣除。不要强行扣分。 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自动税务监管能力,有助于税务机关更高效地识别和查处纳税人的不合规行为,进而用非法手段为企业逃税漏税,最终的结果只会是重罚。
分享: